
胃痛胃胀吃不下饭,普通的一日三餐竟成了他的煎熬!
胃疼、胃胀、恶心、嗳气、吃不下饭……各种或轻或重的胃病症状,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不少现代人的生活。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养好胃,舒舒服服地吃下一日三餐,对许多人来说似乎成了一种奢望。
40多岁的王先生是一家学术研究机构的骨干,常年熬夜写文章。消瘦的他虽没什么大病,但最近几年来,总是觉得胃不舒服,常常隐隐作痛。有时自己明明觉得肚子饿,却吃不下什么东西。不吃,胃更难受,时常反酸恶心,胀哄哄地难忍。时间久了,王先生悲催的发现普通的一日三餐竟成了他的煎熬。
打听到我们医院专注胃肠,王先生前来就医。医生发现他舌质偏红,少苔,属于明显的胃阴不足。由于胃镜检查显示王先生只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医生决定只用中药对他进行调理。喝了一个月左右的“益胃汤”后,王先生的胃部不适症状逐渐消失了。
胃镜检查▲
认为,胃是一个“喜润恶燥”的器官。在数量庞大的慢性胃病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病根其实是胃阴不足。很多人经常熬夜、睡眠质量不高,加上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平时饮食过于燥热,这些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损耗人体的胃阴。
1:胃属“燥土”,“喜润恶燥”,熬夜、压力大均可伤胃阴
“从的角度看,经常熬夜、睡眠质量不高、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都可能导致人体胃阴不足。”中日友好医院刘淑娥教授表示,从五行学说来看,胃属“燥土”,“喜润恶燥”,“就像许久未下雨的大地,渴望有水滋润。”
从睡眠方面来说,“浓睡为养阴之法”是的一句名言。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睡眠质量不高,便容易“暗耗阴液”。此外,人体的汗液也同属“阴液”,“很多人之所以在炎热的夏季吃不下饭和出汗多,这和损伤阴液也有很大关系。”
浓睡▲
同时认为,肝和胃的关系也非常密切,脾胃的运化功能有赖于肝气的疏泄,有很多人容易出现一系列消化道症状,比如没有食欲、胃胀、胃痛、呕吐、嗳气等,这些有可能是不良情绪的警报器。“紧张、焦虑、郁闷、恼怒等情绪都容易伤肝,导致消化道症状加剧。
2、胃是人体的“粮仓”:吃得过饱易堵塞消化通道
胃被认为是“仓婪之官”,它好比人体的粮仓,主“受纳、腐熟”,不仅接受食物,同时还将食物研磨。
从功能上来说,胃“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作为食物进入小肠的过道,我们的胃只有在“道路通畅”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吃得过饱,食物在胃中“大塞车”,通道便会被堵塞,无法发挥磨碎、消化、传输的作用。
胃阴不足的人,常会感到胃部隐隐作痛或是胀胀闷闷,有种说不出的不适。“很多病人来就诊时都说,感觉有个气球或大石头堵在胃里,但摸上去却没有任何东西”。口干、欲饮也是这类患者常有的感觉。胃阴不足影响了消化和吸收,病人往往不想吃东西,或吃不下多少。
胃阴不足还有另一个症状,就是舌质偏红,少苔。正常的舌苔应是薄白苔,薄薄的一层覆盖在舌上,且较润泽,如果胃阴不足,则少苔,少津,口干。
认清胃的四大“敌人”↓
1:不按时吃饭
人体是个生物钟,胃酸会随着生物钟进行分泌。一到吃饭时间,胃酸的分泌就会增加,如果此时没有食物供胃消化,它便会“无所事事”,开始进行“自身消化”。“它会把本来用于保护胃壁的胃黏膜消化掉,久而久之,便会造成消化性胃溃疡。”
胃体会消化自身▲
2:暴饮暴食
胃是一个中空的囊状器官,要有一定空间,才能进行蠕动,如果一下吃得太多,食物全堵在胃里,就会像“塞车”一样,动弹不得。如果食物潴留在胃中,便容易造成胃胀、呕吐、嗳气。
3:囫囵吞枣
有研究发现,很多前来就诊的萎缩性胃炎病人,问他们的饮食习惯,发现大多数有进食过快的特点。尽管胃具有磨碎食物的功能,但牙齿的咀嚼及唾液中的消化酶,对消化食物同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牙齿能把住第一关,吃东西时细嚼慢咽,就能大大减轻胃的负担。否则,胃工作得太辛苦,最终便会发生胃萎缩。”
4:精神压力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大脑里也有中枢会影响胃和肠的功能,当人的精神过于紧张时,可引起交感神经的兴奋,从而引发胃壁肌肉的收缩、痉挛,或胃壁的血供障碍,引起疼痛。认为郁怒伤肝,肝气犯胃,会引起胃病、胃胀或嗳气等症。
石斛▲
食疗:淮山、石斛皆养阴
对胃阴不足的人,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养“胃阴”呢?
石斛、百合、淮山、玉竹都是可养胃阴的药材,大家可根据各自的口味,单选一种或两种搭配煲汤水食用,“比如鲜百合冰糖水、淮山瘦肉汤、石斛炖肉饼等,都是既可口又养胃阴的汤水”。在这里给大家介了一款专养胃阴的方剂“益胃汤”→由沙参15克、石斛15克、麦冬15克、玉竹15克、冰糖15克组成,可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加减。
最后提醒大家:胃寒病人 少吃寒冷瓜果
“过冷、过热、过酸、过辣、过腻的食物对胃都不好。”我院叶金梅医生提醒大家,酒也是一种对胃刺激性很强的食物,本身有胃病的人更应少喝,否则无异于火上浇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