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秋季到,干燥的气候让55岁的老张感到非常不舒服。嗓子干燥、发痒,他心想自己又抽烟喝酒,一定是得了咽炎。
老张根据以往的经验,去药店买了胖大海、麦冬、菊花、甘草来泡水喝,还西瓜霜不离口;并且戒了烟酒,嘱咐老伴饭里少放辣椒。这样半个月过去了,跟往年不一样的是,这次的症状并没有任何缓解,而且还伴有咽部如鲠在喉,咳不出,咽不下的情况。
在儿女的催促下,于是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没想到医生详细问诊、检查之后,却建议老张到我们消化内镜中心,先做一个胃镜看看。
老张很是不解:我是咽炎,做胃镜干嘛呢?
既然医生让做的,老张还是“遵医嘱”来了医院行胃镜检查。结果,让老张大吃一惊。内镜医生怀疑他食管癌。

电子胃镜示:
距门齿29 cm~31 cm见不规则片状黏膜略粗糙,食管癌?

活检之后的报告,证实了医生的诊断是正确的。
食管活检病理示:
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因活检表浅不排除癌变。
也就是说,这是食管早癌。
因为是早期,数天后,老张实施了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SD),已经完全康复。

老张至今都无法想明白,明明是一个常见的咽炎,怎么就是食道癌呢?
1、食管内异物感
有类似如米粒或者蔬菜碎片贴附在食管上,吞咽不下,无疼痛,即使不作吞咽动作,也仍有异物存在的感觉。
2、咽喉部干燥感和紧迫感
常感到下咽食物不顺畅,并有轻微疼痛,有点干燥、发紧的感觉。特别是在吞咽干燥或粗糙食物时,这种干燥、发紧的感觉更为明显。
另外,这种早期症状的发生与情绪波动有关。
3、吞咽食物有梗噎感
早期由于病变常表现为局部小范围食管粘膜充血、肿胀、糜烂、表浅层溃疡和小斑块病变,当食物通过时,就会出现吞咽不适或吞咽不顺的感觉。

如病情再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梗噎感,多半是因为吞服类似烙饼、干模或其他不易彻底嚼碎的食物时才能发现。
4、食物通过缓慢并有停留感
常有食管口变小,食物下咽困难并有停留的感觉。这些症状只出现在下咽食物时,进食之后即行消失,且与食物的性质没有关系,甚至在饮水时也有烧灼的疼痛。
5、胸骨后有闷胀不适感
但这种只能隐约地感到胸部不适,既不能指出不适部位,也难以叙述不舒服的具体情况。只是感到肚下为烧灼样刺痛,轻重不等,多出现在下咽食物时,食后减轻或消失,也有的为持续性隐痛。

6、胸骨后疼痛感
这种表现在早期食道癌病人中比较多见。
常在咽下食物时胸骨后有轻微疼痛,并能感觉得到疼痛的部位。疼痛的性质可为烧灼样痛、针刺样痛、牵拉摩擦样痛。
疼痛的轻重与食物的性质有关,吞咽粗糙、热食或有刺激性的食物时,疼痛比较重;
这种症状大多可用药物治疗,暂时获得缓解,但数日或数月后病情又会复发,且反复出现,存在较长时间。

食道癌早期与慢性咽炎有几个共同点:均可出现咽部干痒、异物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等;
但它们有细微的差别:
食道癌:进食时有异物感。 胸骨后和剑突下疼痛,胸骨后闷胀不适, 食物滞留感,异物感 咽喉部干燥,紧缩感, 背痛嗳气等在劳累及加快进食时出现 |
简单说,如果只是吞咽时才有简单的感觉,可能是咽炎;如果进食就有症状,并且出现明显胸骨后疼痛,劳累后背痛,最好提高警惕,及时就医做个无痛胃镜检查更为可靠和保险。

食管癌是我国高发肿瘤,死亡人数占到全球的一半,好发于50岁以上,男多于女。
因此,中老年人出现类似咽炎的症状,不可粗心大意,不可随意定义为咽炎,一定要积极检查。检查方式最好选择以内镜为主。
内镜可以直接看到癌肿,还可进行放大和染色,并能进行肿瘤活检获得病理学诊断,诊断率可达80-95%。因此内镜检查被称为诊断食管癌的金标准。
它比上消化道造影能更好地显示病变,特别是细小的早期食管癌,能够发现毫米级的癌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