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名医会诊 共研难题|刘淑娥教授莅临兰
名医会诊 共研难题|刘淑娥教授莅临大连8月会诊圆满结束

8月的金城阴雨连绵,秋高气爽。名医走基层第二期暨刘淑娥教授大连会诊在大连胃肠医院圆满落幕。两天里共为数十位胃肠病患者把脉诊断,与院内专家共同研讨疑难杂症中西医结合诊疗。
刘淑娥教授是中日友好医院专家,同时也是大学医学部、药大学带课教授,负责日常教学任务,拥有30年临床教研经验。此次来大连,受到广大老胃肠病患者朋友们的热烈欢迎。两天里,刘教授诊室、病房连轴转,累计为30余名患者诊断救治,原本30个专家号抢约一空,临时为外地患者加号数名。家住白银市的王女士(化名),50岁,主诉吃不下饭,3个月瘦了20斤,6月底做了胃镜,显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治疗快2个月不见好,专程驱车2个小时,求助刘教授。看着患者的各项报告单,身体其他指标均正常。耐心询问之后,只见刘教授不紧不慢地对患者说:“你的病,其他各项都查过了,没有问题。胃镜也是2个月前查的,如果不放心可以在医院复查一下。慢性胃炎会导致消化不良、腹胀、腹痛,产生厌食的情况,吃不下去饭身体营养跟不上,自然消瘦。我有一方,回去试试,保证能好。”患者大喜,开开心心配合治疗。在下午的研讨会上,刘淑娥教授讲起了这个案例。刘教授说:“《黄帝内经》有云,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古人对于心理因素引起生理疾病有着非常深刻的认知。”清代《续名医类案》里讲了个故事,有个人半夜醉酒在石槽内喝水解渴,天亮后发现石槽水中有很多小红虫,顿觉肚子里有无数虫子在咬,日思夜想,身体消瘦,服药无效。后来医生用红丝线剪成小段,掺入药丸里,病人服后大便中有不少红线,以为红虫泻出,心理顿觉畅快,病也治好了。“那么对于今天接诊的这个病人,特别是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及炎症的患者,常伴随有失眠、焦虑、烦躁、心慌、疑病等神经精神状况,总是疑虑自己患有胃癌而到处求医,反复要求做胃镜检查。这种病人,如果按照往常的对症治疗是不够的,患者疑心重,细微症状也能放大。更重要的是做好心理疏导。上对这种病人可以施用疏肝解郁方法治疗,加用柴胡、郁金、元胡、香附、丹参等,有些病人可以直接用疏肝解郁的药方逍遥散,效果能明显提高。”刘教授从心身治疗的角度,为胃肠疑难病患者的治疗打开了新思路,令与会医生赞叹不已。同时也让医生深刻认识到与国内一流专家相比,自身存在的一些局限。由于刘教授得天独厚的条件,对于国内消化内科发展动态、国家教学课题研究造诣极深。通过与刘教授定期会诊研讨,大连胃肠医院也在不断学习提高,一次会诊亦是一次临床教学课,不断的学习进步,不断吸收提高,逐步打造西北地区胃肠专科品牌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