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核干货:手把手教你读懂胃镜报告单(下)
在医院里,小兰兰经常见到许多患者或者家属拿到胃镜报告单后一脸茫然,因为看不懂,常常会拦住医生,再三要求给予详细解释,但医生不一定有时间讲的很详细。今天,小兰兰就给大家做一些简单解释,以供参考。
注:为了医学严谨,内容稍多,但考虑大家精力,故分为上下两篇,本篇讲解病理报告,上篇可以翻看前面的文章。
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收到的组织标本位置和数量,表明胃镜检查过程中取了患者哪部分组织,取了几块。
第二部分:病理医生对显微镜下组织细胞形态、分布描述,也就是看图说话,报告组织细胞的情况。可描述为“胃窦部、胃体部粘膜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伴或不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食管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等。
第三部分:病理诊断,如“食管鳞癌”等。
下面小兰兰就简单介绍一下几种常见情况。
说明胃部黏膜浅层有炎症细胞浸润,而深层腺体正常。根据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又可以分为轻型、中型、或伴急性活动等类型。
根据情况不同,使用不同药物并配合规律饮食,患者一般可以治愈。
在浅表性胃炎的基础上,还可见胃腺体部分或完全消失。依后者减少的程度分为轻、中、重度。胃腺体萎缩的同时,还可伴发肠上皮化生,形成息肉甚至癌变。
因此患者朋友们要高度重视,应积极治疗与随访复查,减少癌变的可能。
简称“肠化”、“肠化生”,它是指胃粘膜表面出现类似于小肠或大肠的上皮。提示胃粘膜损伤继而不完全修复的过程。根据肠化的范围,可以分为不完全性肠化生和完全性肠化生;根据化生黏膜的形态和性质,可分为小肠化生和大肠化生。
这些可以通过特殊染色加以鉴别。不完全肠化生,尤其是不完全大肠化生可能与胃癌有密切关系,要加以警惕。
也称“上皮内瘤变”。就是细胞异常生长和增多,包括细胞大小、形态、排列异常,粘液分泌减少,细胞核细胞浆比例减少,细胞核极向丧失,假多层,细胞核分裂象增多,非典型核分裂象等。根据增生范围可分为轻中重三级,轻中度又叫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重度不典型增生则归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小兰兰提醒,到这一步了务必务必给予高度重视,存在癌前病变可能性,可进一步发展为常型胃腺癌。
这类诊断医生往往十分慎重。如果报告中直接报癌,就是肯定性的诊断。对于癌到底发展到哪一程度,是早期、中期还是晚期,则需要等手术大体标本切除后,通过癌组织浸润的深度、分化的程度、淋巴结的转移情况来定,单靠胃镜报告一般无法判断。
通常胃镜报告与病理结果相互吻合,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然而,有时会碰到两者不符合或矛盾的时候,这与胃镜检查仔细程度、医生的水平、标本的取材位置等多种因素有关。必要时可复检,并尽量多取活检重复组织病理学检查。
另外,胃镜报告以及病理活检报告终究是报告,而不一定是完全的定论,不是直接判死刑的,它最终是要为医生的诊断服务。因此,患者在自己能读懂检查报告的同时,还要认真听取医生的意见。
End
客官老爷们
来都来了
加个关注再走吧
上一篇:大连医生为什么劝你做胃镜 下一篇:大连硬核干货:手把手教你读懂胃镜报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