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丨幽门螺杆菌治疗后,为什么必须要复查?怎么复查?
众所周知,幽门螺杆菌是导致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相关肿瘤的罪魁祸首,因此,符合根除指征者都必须根除治疗。
往往医生给开了两周的药物后,会不厌其烦地交代,一定要在用药结束一个月后复查。
那么为什么要复查?怎么复查呢?
一、为什么要复查?
先来一个真实的案例:
一位患者4年前因患有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给予四联疗法抗菌治疗两周,服药后,患者胃痛症状基本消失,也就没再继续用药和复查。4年后,又出现胃饥饿疼,自己随便吃点药也能缓解,就一直没再上医院看。
可是,最近又发现疼痛加剧,而且变得越来越剧烈,原来是夜里疼,饿了疼,现在也没有规律,饿了疼,吃过饭也会疼,吃平时的药不管用了。这才又来到医院检查。为此,医生建议再做一次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复查。
结果发现,幽门螺杆菌依然是阳性;
原来的十二指肠球溃疡并没有愈合,在胃窦有一处黏膜不太光滑还伴有糜烂,并取了几块活检标本做了病理。一周后,胃镜活检的病理结果显示“印戒细胞癌”,这是一种恶性度非常高的恶性肿瘤。
医生告诉这位患者:“你的幽门螺杆菌的检查还是阳性,这是导致你溃疡病复发的原因。而胃癌的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最主要的诱因之一。”但庆幸的是,她还是属于早期癌,不用做化疗!
患者后怕地说:“真没想到幽门螺杆菌除了引起十二指肠溃疡,还可以引起胃癌,真后悔当初没有听您的话来复查,不然早就把细菌根除了,也不会得胃癌了。”
就像这位患者一样,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症状都会很快缓解,就认为症状缓解了就代表疾病痊愈了,也就不再去医院接受复查了,医生的嘱咐也早已忘到九霄云外,直到疾病再次复发或者出现了明显的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穿孔等)时,才又想起了医生的嘱咐,后悔当初没有听医生的话。
我们目前广泛采用的标准四联疗法,虽然有很高的清除率,但并不是100%能够根除;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很多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根除率也在逐年下降。
据宁波大学医学院的王伯军教授的数据,目前四联疗法的根除率只有60-80%左右,还有近1/3的人可能会根除失败。
如果接受了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患者没有接受复查,万一幽门螺杆菌没有根除,医生就无法在溃疡没有复发时对患者进行进一步治疗,当患者溃疡再次复发时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尤其胃溃疡患者还有可能出现癌变。
尤其是一些高危人群,必须要确认根除,比如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伴有肠化、异型增生的、腺瘤性息肉、胃癌家族史等,否则可能会延误病情,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二、怎么复查?
临床上首选是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它无创、准确、快速,价格也不高。但是复查必须注意一下几点,否则,可能会出现假阴性:
1.完全停药一个月后复查。
简单说,就是在复查时候确认1个月内没用过任何抗生素(俗称的”消炎药“,如头孢、阿莫西林、氧氟沙星等);2周内没用过抑酸剂(拉唑类、替丁类);1周内没用过铋剂(丽珠得乐、果胶铋、枸橼酸铋钾等);1周内没服用过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和中草药(主要包括含有黄连、黄芩、蒲公英等药物)
2、检查当天注意事项
空腹,或者餐后3小时以后;检查前不能抽烟、饮水这种检测方法没有任何痛苦,患者只要在服用检查试剂前后各吹一口气就可以检查出幽门螺杆菌是否已经根除。而患者真正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幽门螺杆菌的再感染率是很低的,5年的再感染率是4-8%。而常见的再感染,其实大多数
上一篇:日本连续地震,不能让痔疮也跟着反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