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萎缩性胃炎其实不可怕,你真正了解它吗?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粘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下降),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应。本病的发生率及萎缩程度与年龄正相关,故有人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中老年胃粘膜的退行性变,是一种“半生理”现象。胃癌高发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比低发区高。
临床表现多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等,属于胃脘痛或胃痞症的范畴;有一定的癌变几率。世卫组织将其列为胃癌前状态,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癌变几率更大。
由于其症状没有特异性,容易被忽视,加之许多病人拒绝胃镜,所以往往会错过治疗的“不可逆转点”,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由于本病发病率高,且临床上常反复发作,不易治愈,又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所以要引起医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视。
一些病人没有症状,即使有症状也缺乏特异性,而且与病变程度并不完全一致。所以,仅凭症状很难与非萎缩性胃炎相区别。
一些患者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胃脘饱胀、消瘦乏力、食欲减退、也有患者有反胃酸等症状,少数患者还有贫血、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粘膜糜烂、上腹痛较明显,并出现出血。
胃镜下表现为: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变细或平坦,黏膜血管显露,以及黏膜呈颗粒或结节状等,亦有粘膜糜烂,出血现象。
胃黏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黏膜固有腺体减少,代之以幽门腺化生或肠腺化生,间质炎症浸润显著。
上图:中度萎缩性胃窦炎伴轻度肠化内镜与病理图片
1973年,Strickland等根据萎缩性胃炎血清免疫学检查与胃内病变的分布,将其分为A型与B型两个独立的类型。
一、A型萎缩性胃炎
A型萎缩性胃炎病变主要见于胃体部,多弥漫性分布,胃窦粘膜一般正常,血清壁细胞抗体阳性,血清胃泌素增高,胃酸和内因子分泌减少或缺少,易发生恶性贫血,又称为自身免疫性胃炎。
二、B型萎缩性胃炎
B型萎缩性胃炎病变多见于胃窦部,呈多灶性分布,血清壁细胞抗体阴性,血清胃泌素多正常,胃酸分泌正常或轻度减低,无恶性贫血,较易并发胃癌,这是一种单纯性萎缩性胃炎。
在我国, B型萎缩性胃炎为多见,A型萎缩性胃炎很少见。
按照萎缩的程度,还可分三级:
轻度:胃窦部浅层腺体呈局灶性萎缩,减少,而大小弯腺体正常。
中度:胃窦部及小弯腺体均有萎缩,减少,切范围较轻度广泛。
重度:胃窦部大部分萎缩减少,仅残留少数原有腺体,大小弯及弯腺体萎缩;或粘膜显著变薄,原有腺体完全萎缩消失,而代之以化生腺体。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继续
二、遗传因素
上一篇:大连你是胃癌高危人群吗,如何识别胃癌早 下一篇:大连警惕!闯入胃部的“危险分子”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