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虽然大多数胃息肉并没有症状,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少数也存在癌变的风险,及时的诊断和处理很重要。
什么是胃息肉?
专业地说,胃息肉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局限性隆起性良性病变。而通俗地说,就是胃镜下肉眼观察到的胃黏膜表面隆起物,大小不等,少则一枚,多则数十上百个。
为什么会长胃息肉?
胃息肉的发病原因很多,主要与家族遗传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炎症及其他慢性刺激、饮食成分(高脂、高糖、高动物蛋白、低纤维)等因素有关。
长了胃息肉有症状吗?
不一定。
绝大多数人长了胃息肉并不知道,因为大多数胃息肉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只是在因为其他原因行胃镜检查时发现。
少数患者可出现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若息肉表面糜烂、溃疡引起出血,可有粪隐血阳性或黑便甚至呕血等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少数较大的息肉可以阻塞幽门,从而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梗阻的表现。
胃息肉都会癌变吗?
总体来说,肿瘤性息肉较非肿瘤性息肉更易癌变。
2.息肉的大小
息肉越大,癌变率相对越高。
3.息肉的形态
一般来说,表面形态不规则、菜花样、乳头状或分叶者较表面光滑者癌变率更高。
发现息肉别紧张,正确处理是关键
术后勤保健,随访很重要
胃息肉切除后,通常要从禁食开始,逐步恢复饮食,辅以抑酸药及胃粘膜保护剂。并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清淡低脂饮食,加强运动,根治HP感染,控制胃粘膜炎症。
所有胃息肉治疗术后都应进行长期、定期复查胃镜,具体情况需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到消化内镜中心专病门诊就诊咨询。